主办单位: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人民政府 © 版权所有
承办单位:曲沃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晋ICP备13003934号 网站标识码:1410210004
联系电话:0357-4522017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曲沃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提示: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浏览器可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临汾经济社会发展经历了极为不寻常的五年,五年来,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全市经济在新常态下砥砺奋进,在转型阵痛中稳步前行,走出了极为困难的历史时期,在转型发展道路上临汾经济呈现出增长平稳、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一、经济发展阵痛前行,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五年来,面对极其艰难的经济形势,面对非常难得的历史机遇,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果断决策,战胜了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交织的严峻挑战,临汾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经济保持平稳增长。近年来,临汾经济振荡下行,特别是2012-2015年间临汾经济增速呈现出10.1%、8.5%、4.6%、0.2%的下滑局面,但是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临汾经济爬坡过坎,负重前行,扭转了数年来经济持续下行的困难局面。201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05.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3.4%,比2012年增长17.6%,年均增长4.1%。全市经济保持了稳定增长,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就业物价形势稳定。五年来,尽管有经济增速回落和去产能等因素影响,但在服务业发展较快和创新创业带动下,就业形势继续保持基本稳定,成为经济运行中的突出亮点。五年来,城镇新增就业达27.4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7.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基本稳定在4.2%以内。价格涨势温和,2012-2016年,居民消费价格年均上涨1.8%。综合起来看,这样的成绩实属来之不易。
二、结构调整渐入佳境,转型升级成效明显。
近年来,临汾产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以煤焦铁为主的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在此背景下,全市上下贯彻落实发展新理念,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坚持转型综改、创新驱动战略,缪力同心,积极进取、转型升级取得了新成效。
产业结构继续优化。2016年全市三次产业占比为8.0:46.5:45.5,与2012年相比,第一产业提高1.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高14.3个百分点。2016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548.1亿元,同比增长6.6%,比2012年增长43.2%,年均增长7%,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2年的31.2%上升到45.5%。
投资结构持续优化。近年来,转方式、调结构成为新常态下固定资产投资的着力点,三次产业投资稳步增长,产业结构加速优化,比重日趋合理。2012-2016年,第一产业投资年均增长45.5%,增速位居三次产业之首,2016年第一产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9.3%,比2012年提高5.7个百分点,第一产业投入力度不断加大,进一步巩固了经济运行的生产基础。第二产业投资年均增长7.3%,2016年所占比重为36%,比2012年下降10.1个百分点,在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第二产业投资比重有所回落,但依然发挥了压舱石的重要作用,确保了投资平稳增长。第三产业投资年均增长16.3%,2016年所占比重达54.7%,比2012年提高4.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比重持续上升,引领作用不断增强。
消费结构升级加快。2016 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 609.4亿元,同比增长 6.5%,比2012年增长41.4%,年均增长9%。其中,城、乡居民消费同比分别增长 6.5%和 6.8%,差距 0.3个百分点,由2012年的城镇(16.8%)比乡村(12.2%)快4.6个百分点,转为2016年乡村(6.8%)比城镇(6.5%)快0.3个百分点。这表明,随着我市城镇化步伐加快、消费需求持续增长以及城乡居民消费能力稳步提升,城乡市场差距不断缩小,消费品市场结构持续优化。
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2016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0%,比2012年末提高5.9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2013-2016年城镇人口年均增加6万多人,带动了巨大的投资和消费需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加快,农业转移人口与城镇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显著提升。
三、“三新”经济蓬勃发展,动能转换迈出新步。
新产业的蓬勃发展、新业态的不断涌现以及“双创”热潮下市场活力的进一步激活,推动全市经济这艘“巨轮”破浪前行的新动能正在加速孕育与积聚。“新意”盎然的临汾经济,不仅让人感受到阵阵“暖意”,也更加坚定了我们直面困难与挑战的决心。
新产业蓬勃发展,点燃经济增长新“引擎”。 近年来,全市不断培育壮大精密铸造、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促进了新产业的发展。2016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有 31户,比2015年新增 6户,累计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 10.4%,拉动全市工业增长 1.7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比重达到 4%,较2015年提高 1.3个百分点,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新兴产业的快速崛起有效缓解了缓解了工业下行压力,为工业转型升级注入新的活力,成为全市工业经济中的一抹亮色。
新业态突飞猛进,汇聚结构转型新动能。作为新兴消费业态的典型代表,网络购物继续保持快速的发展势头。不仅刷新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汇聚起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与民生改善的新兴力量,成为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通过互联网实现商品零售额1.4亿元,同比增长58.6%。娱乐休闲服务消费旺盛。2016年,全市接待国内旅游者人数4024.09万人次,同比增长26.7%,2016年比2012年增长1.3倍,年均增长23.2%;实现旅游总收入375亿元,增长27.1%,2016年比2012年增长1.4倍,年均增长23.8%。个性、互动、体验等新型消费方式蓬勃兴起。电子支付、网络约车、共享单车,服务等新型消费快速增加,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体验到新消费时代的便捷。
新主体加速孕育,点亮临汾经济新希望。随着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持续涌动,市场活力与社会创造力均得到显著激发与释放,新主题不断涌现,成为孕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源泉”。 2016年,全市建成省级创业基地6个、市级创业基地1个、小微企业服务站30个,培育“小升规”企业24户,创办小微企业3592户。
四、民生事业持续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
十八大以来,临汾社会建设不断加强、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民生事业长足进步、城乡百姓获得感显著增长,脱贫攻坚取得新成效,城乡居民获得新实惠,人民生活实现新改善。
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2016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38元,比2012年增加4813元,年均增长8.4%。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085元,比2012年增加7320元,年均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05元,比2012年增加3022元,年均增长9.4%。2016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为2.71,比2012年下降0.1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脱贫攻坚成效显著。2016年,全市上下以更大的决心、更精准的举措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精准扶贫脱贫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扶贫资金整合到位,产业扶贫成效明显,易地扶贫搬迁有序推进,教育扶贫应助尽助,健康扶贫政策到位,生态扶贫、金融扶贫、电商扶贫、旅游扶贫成效初显,光伏扶贫、消费扶贫、中证扶贫板特色鲜明,全年全市共计182个贫困村摘帽、81856人脱贫,超额完成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实现了脱贫攻坚开局之年首战首捷。
社会保障覆盖面持续扩大。2016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人数分别比2012年末增加192.7万人、5.19万人、0.56万人、6.34万人和5.25万人。
五、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五年来,全市上下加大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投入,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社会建设不断取得新进步,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明显增强。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居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平均受教育年限由2012年的9.5年提高到2016年的9.81年。教育公平迈出新步伐。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教育毛入学率显著提高,2016年达到99.97%,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文化领域蓬勃发展。2015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19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64%,比2012年提高0.45个百分点。文化艺术创作硕果累累,2016年创作编排了《琵琶记》《土炕上的女人》《全家福》等很多思想性、艺术性、地域性和观赏性俱佳的剧目。7件作品荣获全省第十七届“群星奖”;临汾民歌首次参加广西柳州三月三“鱼峰歌圩”全国山歌邀请赛,并捧回三项大奖;蒲剧古装戏《洗雪铁丘坟》作为全国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唯一一台90后主演的戏,获得观众与专家的一致好评;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大、小梅花58朵,市艺校10岁学生周杰摘取小梅花“金花”奖。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出版发行,新增市级非遗项目69项,市级项目达到300项,居全省领先。79件作品获“山西广播电视奖”。市图书馆完成主体工程,市奥体中心体育场、市文化中心加快推进。
卫生事业稳步推进。卫生医疗条件明显改善,2016年末,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数达到1284个,其中医院192个,比2012年末增加22个;全市卫生技术人员25147人,增加4137人。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数由2012年3.94张增加到2016年4.4张。“全面两孩”政策有序实施。2016年,全市办证按时办结率81.4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74个百分点。
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取得新进展。
五年来,全市上下秉承绿色发展理念,切实加强环境保护,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控制,生态文明取得新成效。
节能减排成效显著。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整体提升,单位GDP能源资源消耗明显下降。2015年,单位GDP能耗比2012年下降17.96%。主要污染物减排效果显著,2015年,全市化学需氧量比2012年削减10.94%,氨氮排放量削减12.75%,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8.43%,氨氮氧化物排放量削减14.73%。
环境治理和保护力度持续加大。2016年,全市森林面积970万亩,比2012年增长10.5%。森林覆盖率由28.9%上升到31.9%,提高3个百分点。城市环境综合治理能力提高。2016年末,城市污水处理率为90%,比2012年提高8.9个百分点;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连续五年达到100%。
回顾既往,临汾经济社会发展爬坡过坎,走过了非凡的历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取得了新成就新进步新面貌。展望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改革转型依然任重而道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仍需加倍努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让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的嘱托,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撸起袖子加油干,奋楫扬帆谋新篇!
主办单位: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人民政府 © 版权所有
承办单位:曲沃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晋ICP备13003934号 网站标识码:1410210004
联系电话:0357-4522017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曲沃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提示: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浏览器可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