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省政府要闻

山西: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

2024-09-28
【字体: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提供坚实的支撑。

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020年的211.1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273.7亿元,增长29.7%;各类企业研发投入分别从176.2亿元增长到230.3亿元,增长30.7%。全省R&D人员数从2020年的8.9万人增长到2022年的10.9万人,增长22.5%;R&D人员全时当量从52394人年增长到62219人年,增长18.8%。全省技术合同成交总额从2020年的350.26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593.86亿元,增长69.5%;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从2020年的1.29件增长到2023年的2.55件,增长97.7%……详实的数据,彰显了我省全力奔向建设科技强省的矫健步伐。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营造了良好的创新生态和政策环境,显著增强了各类主体创新动力,提升了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建设
科技创新实力不断增强

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是突破科学前沿和关键核心技术的“实力担当”,也是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底座”。我省坚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把创新平台建设作为集聚科技资源、提升创新实力的重要抓手,优化配置创新资源,优化重组创新平台体系,新型实验室体系蔚然成型,有力提升全省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日前,我省已完成在材料、环境、信息领域40个省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省重点实验室数量达到173家。省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聚焦转型发展和能源革命两大使命定位,与国家实验室体系重组对标,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山西力量。

抢抓国家加强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的机遇,我省积极推动国家超级计算太原中心、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中国—白俄罗斯电磁环境效应“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二氧化碳减排与资源化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成功获批;推动太重智能采矿装备技术、煤化所煤炭高效低碳利用、晋能控股煤与煤层气共采3家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功重组为全国重点实验室。特别是国家实验室第一个地方基地——怀柔实验室山西研究院的入轨运行,标志着我省正式跻身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行列,进一步奠定我省在全国乃至全球的能源科技创新基础。聚焦国家急需和山西所能,我省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共建4个省校合作研发机构,引进华为煤矿军团全球总部落地太原;新布局建设智慧交通、黄河(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后稷(杂粮生物育种)、太行(先进计算)、高速飞车等5家山西省实验室。优化重组省重点实验室、布局新建省技术创新中心和新型研发机构,截至目前,全省共建成省重点实验室173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41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102家、省市两级新型研发机构15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46户,层级多样、品类齐全的创新平台体系基本形成。

“形成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培育未来产业,而未来产业的培育需要前沿科技作为支撑。”省科技厅实验室与平台基地建设处处长肖育雷认为,科技力量的建设,重在体系的重构、基础科研力量的重组和布局优化,着力解决推动基础科学向前沿技术转化的机制设计问题,亦解决新体制下同一领域关键科研力量如何整合集成发力问题,产出重大原创性、引领性研究成果。

坚持科技全面赋能
高质量发展科技供给不断增多

我省坚持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组织者作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全面调整优化科技计划体系,形成基础研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专项和服务支撑专项“3+1”模式。

走进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自动化的生产线高速运转,工人们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操作机器、输入指令、引导吊装、测试产品……作为我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链主”企业,该院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速技术升级,加快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近年来,研究院锚定“智能掘进技术与装备、智能辅助运输与装备和辅助作业机器人”三大科研方向发力,强力攻坚关键核心技术,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引领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实现链式发展、集群发展、融合发展。

企业出题,政府立题,撬动全社会资源进一步向创新集聚,集中力量科研攻关,协同破题……“十四五”以来,我省累计实施5084项自由探索类省级基础研究计划项目,83项省科技重大专项、394项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19MW、20MW半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组持续刷新全球最大单机容量记录,4英寸、6英寸、8英寸碳化硅衬底实现规模化量产,超高强碳纤维从T300到T800,再到T1000不断突破升级,太钢特种钢材料18种产品国内首创、40多种成功替代进口,全球首套单堆250kW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发布,煤制油技术实现百万吨级工业化应用,世界首套电解二氧化碳制备碳纳米管装备实现工业化示范生产。

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创新驱动发展生态不断优化

日前,我省发布《关于在晋创谷创新驱动平台加快落实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的通知》,要求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北大学、太原科技大学4所高校,对入驻晋创谷的团队或企业加快落实“三项改革”政策举措。这是继2023年印发《山西省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后又一务实举措。

这一年来,我省从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入手,拿出真招、实招、硬招。在项目评审方面,不把发表论文、荣誉性头衔、承担项目和获奖等情况作为限制性条件,科学规范评审专家组成,从行业学术、企业技术、财务审计多角度评审,实行“揭榜挂帅制”“验收备案制”“里程碑制”;在人才评价方面,充分遵循科技创新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突出使命导向,区分不同创新活动类型开展改革试点,探索构建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在机构评估方面,针对省校合作研究机构、省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科研机构在职能定位、机构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创新性地建立以科技创新绩效为核心的绩效考核评估制度,有效引导科研机构更加聚焦服务我省产业发展。

政策“松绑”的同时,我省聚焦“不敢转”“不会转”,力促“转成功”“转得好”,多措并举打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通道,为成果转化加油加力。下放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三权”,选定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太原科技大学和山西农业大学4所省属高校,探索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持续唱响科技成果转化“三部曲”。瞄准科技成果转化的难点、堵点、卡点,选取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大学、中北大学、太原科技大学等4所省属高校试点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技术转移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先试用后付费、横向经费作价入股等措施,进一步突破了体制机制障碍,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技术转移体系更加完备。

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未来产业发展,我省新布局建设1个区域类综合性中试基地和20个领域类中试基地,认定20家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75家科技成果转化示范企业。新认定6家省级技术转移机构、实施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专项178项,一批转化的科技成果加速嵌入产业链供应链,加速推动产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不断为我省重点产业赋能升级。(沈佳)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人民政府 © 版权所有 

承办单位:曲沃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晋ICP备13003934号  网站标识码:1410210004

联系电话:0357-4522017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曲沃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提示: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浏览器可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

晋公网安备 14100002000403号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认证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