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文件 > 政府办文件
发布机构: 曲沃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索 引 号:
标     题: 关于印发曲沃县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 成文日期: 2025-06-27
文     号: 曲政办发〔2025〕20号 发布日期: 2025-06-27
主题分类: 其他 主 题 词:
【字体:

曲政办发〔202520

曲沃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曲沃县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

通  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曲沃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县直有关部门:

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将新修订的《曲沃县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曲沃县人民政府办公室2020年1149日印发的《曲沃县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曲政办发〔2020〕42号)同时废止。

                      曲沃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627

(此件公开发布)


曲沃县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完善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机制,规范气象灾害的防范和应急处置工作,保证气象灾害应急工作依法、科学、有序、高效进行,最大限度减轻或者避免气象灾害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结合我县实际,特编制本预案。

1.2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县行政区域内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的气象灾害的防范和应对。

本预案所指的气象灾害包括暴雨、暴雪、干旱(指气象干旱)、强对流和大风(包括冰雹、雷暴大风和大风)、低温(包括寒潮、霜冻和持续低温)、高温、低能见度(包括大雾、霾和沙尘暴)等。

因气象因素引发水旱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衍生、次生灾害的防御和应对,适用相关专项预案规定。

1.3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自然灾害救助条例》《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和《山西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山西省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管理办法》《山西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临汾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临汾市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曲沃县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

1.4 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减少损失。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强化气象灾害防御措施,增强全民气象灾害防御意识,提升公众自救互救技能,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预防为主,关口前移。健全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强化灾前防御和风险防控,充分发挥气象监测、预报、预警、风险评估和科普宣传等工作在减轻风险中的作用。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灾害发生地人民政府负责行政区内气象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根据灾害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危害和影响,对气象灾害防范和应急处置实施分级管理、属地负责。

分类应对,联动处置。按灾种分类规定气象灾害应急措施,并与防汛抗旱等预案衔接,实现联动处置。各级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互相配合,加强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共同做好气象灾害应对工作。

2 指挥体系

县重大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县指挥部”)负责指挥全县气象灾害防范应对工作,负责全县暴雪和低温灾害的应急组织工作。对于暴雨(洪涝)和干旱,由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按照《曲沃县防汛抗旱应急预案》负责组织应急响应工作,县气象局负责做好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和发布工作,县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组织应急响应工作。对于强对流和大风、高温和低能见度灾害,县指挥部组织做好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和发布工作,各乡镇、各部门完善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应急联动防御机制,按照职责开展应急响应和防范应对工作。

2.1 县重大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

指 挥 长:联系气象工作的副县长。

副指挥长:县政府办协助工作的副主任、县气象局局长、县应急管理局局长、县人武部分管副部长、武警曲沃中队中队长。

成    员:县委宣传部、县发展和改革局、县教育体育局、县工信和科技局、县公安局、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水利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县卫生健康局、县应急管理局、县能源局、县融媒体中心、市生态环境局曲沃分局、县气象局、曲沃公路段、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曲沃监管支局、县人武部、武警曲沃中队、县消防救援大队、国网曲沃县供电公司、中国移动曲沃分公司、中国联通曲沃分公司、中国电信曲沃分公司等单位分管负责人。根据气象灾害处置实际情况,指挥长可抽调相关县直单位分管负责人为成员。

县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县气象局,主任由县气象局局长兼任。县指挥部及其办公室、成员单位职责见附件2。

乡镇人民政府设立相应的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本行政区域气象灾害应对工作。

2.2 应急工作组

县重大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下设9个应急工作组:综合协调组、监测预警组、现场抢险组、医学救援组、安全保卫组、后勤保障组、调查监测组、新闻报道组、专家咨询组。各应急工作组组成及职责见附件3。

2.3 现场指挥部

根据气象灾害的发展态势和实际处置需要,成立现场指挥部。现场指挥部指挥长由县指挥部指挥长担任,全面负责灾害现场应急指挥工作,组织制定并实施现场应急方案,协调指挥有关单位和人员参加现场应急处置。副指挥长由县指挥部副指挥长和事发地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协助指挥长监督检查各项工作的落实,承办现场指挥部分配的工作任务。

2.4 专家组

县指挥部办公室视情况组建专家组,开展相关咨询工作,为重大气象灾害应对工作提供分析评估、决策咨询和处置建议等。可根据工作需要,安排专家组成员直接参与重大气象灾害的具体应急处置工作。专家组成员可根据工作实际需要适时调整。

3 监测预警、风险研判

3.1 监测预警

县气象局负责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和预警。

监测预警组各成员单位负责气象灾害引发的其他灾害的监测和风险预警。

根据需要,县指挥部办公室以短信、传真、邮件等方式向县委县政府、各成员单位和灾害影响地人民政府发布气象灾害预警,气象灾害预警按轻重等级自低到高划分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4种。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做好本部门内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再传播。

3.2 信息报告

预报有重大气象灾害或已监测到重大气象灾害并将持续的,县指挥部办公室应及时向县指挥部报告,同时以短信、邮件、传真等方式向县指挥部各成员单位通报。各成员单位做好分类处置和应急响应工作。

监测预警组各成员单位启动部门内应急响应,密切监测气象灾害及其引发的其它灾害信息,并及时向县指挥部办公室报告。

事发地人民政府和各相关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核实上报灾害信息。

3.3 分析研判

各成员单位要按照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联动工作机制,分析和梳理本部门、本行业、本领域分灾种气象灾害风险,明确分灾种气象灾害风险防控措施。预计有气象灾害影响或已经出现气象灾害时,要及时分析研判灾害风险,针对灾害风险指导做好防范应对工作。

县指挥部办公室根据监测、预报、预警情况和各成员单位防范应对意见,收集上下游区域气象实况、预报预警信息和监测预警组灾害监测信息,及时组织会商,综合分析研判暴雪、低温灾害影响范围和程度,提出启动应急响应建议并报县指挥部。县指挥部根据建议研究决定启动应急响应级别。

3.4 应急联动机制

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建立健全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监督并指导相关行业、领域开展气象灾害防范和应急处置工作。

各乡镇人民政府要按照属地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本行政区域内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积极开展气象灾害防范和应急处置工作。

4 预警传播和公众防御

4.1 预警传播

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建设完善预警信息快速传输通道。气象、应急管理、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建、水利、农业农村、文旅等部门要通过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及其他渠道及时向公众发布气象灾害及其衍生灾害预警或提醒信息。

广播、电视、网站、新媒体等媒体和通信运营企业要与县气象局建立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获取机制,准确、及时、无偿向社会播发或者刊登实时预警信息。

4.2 公众、社会组织自救互救准备

公民应加强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学习,关注气象灾害风险。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要主动了解气象灾害情况,气象灾害影响期间,合理安排出行,储备必要的生活用品,采取相应的自救互救措施,配合政府和有关部门处置应急事件。

5 气象灾害分类处置与应急响应

5.1 暴雪、低温灾害应急响应

5.1.1 暴雪、低温应急机制

暴雪灾害指由暴雪造成的灾害,低温灾害包括由寒潮、严重霜冻和持续低温等造成的灾害。

暴雪、低温灾害由县指挥部组织应对。县指挥部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组织指挥、统筹协调、督促指导全县暴雪、低温防范应对和应急处置工作。

5.1.2 暴雪、低温灾害应急事件分级

暴雪、低温灾害应急事件按照影响范围和程度,分为一般(Ⅳ级)、较大(Ⅲ级)、重大(Ⅱ级)和特别重大(Ⅰ级)四级(见附件4)。当达到或预计将达到事件分级启动标准时,根据气象部门建议,县指挥部办公室组织会商研判后提出应急响应建议,由县指挥部决定是否启动或调整应急响应。启动应急响应后,指挥部办公室和各成员单位分级采取相应的应急响应行动。

如果暴雪灾害应急事件影响范围为2个及以下乡镇区域,经研判后可不启动县级应急响应,由县指挥部办公室指导相关乡镇指挥部开展应急响应工作。

5.1.3 暴雪、低温灾害应急响应行动

5.1.3.1 Ⅳ级响应

Ⅳ级应急响应命令经县指挥部指挥长同意后,由副指挥长(县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签署启动。

县指挥部办公室根据情况主持召开有关单位会商会议,提出应急防御工作意见,并告知事发地人民政府。

各成员单位立即进入响应状态,按职责开展应急工作,每日向县指挥部办公室报告情况。

县指挥部办公室收集、汇总气象灾害影响信息和应急处置情况并报告县指挥部。

5.1.3.2 Ⅲ级响应

Ⅲ级应急响应命令经县指挥部指挥长同意后,由副指挥长(县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签署启动。

副指挥长组织有关单位召开会商会议,提出应急防御工作意见,并告知事发地人民政府。县指挥部根据需要派出应急工作组赴事发地指导应急救援工作。

各成员单位立即进入响应状态,按职责开展应急工作,每日向县指挥部办公室报告情况。发现重大灾情,按照重大灾害报送时限规定,向县人民政府报送信息,同时报送县指挥部办公室。

县指挥部办公室收集、汇总气象灾害影响信息和应急处置情况,组织专家分析研判,提出应急处置建议,报经县指挥部同意后,通知县指挥部有关成员单位执行。

5.1.3.3 Ⅱ级响应

Ⅱ级应急响应命令经县指挥部指挥长同意后,由副指挥长(县政府办协助工作的副主任)签署启动。

副指挥长组织有关单位召开会商会议,确定防范重点、目标和对策建议,部署气象灾害防御抢险工作。成立现场指挥部,派出应急工作组,参与应急响应工作。必要时,请求上级部门提供技术支持。

各成员单位立即进入响应状态,按职责开展应急工作,每日两次向县指挥部办公室报告情况。发现重大灾情,按照重大灾害报送时限规定,向县人民政府报送信息,同时报送县指挥部办公室。

县指挥部办公室收集、汇总气象灾害影响信息和应急处置情况,组织专家分析研判,提出应急处置建议,报经县指挥部同意后,通知县指挥部有关成员单位执行。

5.1.3.4 Ⅰ级响应

Ⅰ级应急响应命令由县指挥部指挥长签署启动。

指挥长主持召开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会商会议,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领导的指示批示精神,确定防范重点、目标和对策建议,部署气象灾害防御抢险工作。成立现场指挥部,派出应急工作组,在现场开展应急工作。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开展防御救灾工作。请求上级部门给予技术和人力、物力支援。

各成员单位立即进入响应状态,按职责开展应急工作,每日两次向县指挥部办公室报告情况。发现重大灾情,按照重大灾害报送时限规定,向县人民政府报送信息,同时报送县指挥部办公室。

县指挥部办公室收集、汇总气象灾害影响信息和应急处置情况,组织专家分析研判,提出应急处置建议,报告县指挥部、县委、县政府和县气象局,并通知县指挥部有关成员单位执行。

5.1.3.5 应急值守

启动应急响应后,参与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工作的县指挥部成员单位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保证通信畅通,并及时向县指挥部办公室报送相关信息。启动Ⅰ级和Ⅱ级应急响应后,各单位在24小时值班基础上实行领导干部带班。

县指挥部办公室应急值班室设在县气象局。

5.1.3.6 现场处置

气象灾害现场应急处置由灾害发生地人民政府统一组织,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参与应急处置工作。

启动Ⅱ级及以上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时,县指挥部派出工作组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置,或根据需要成立现场指挥部组织协调现场处置工作。

5.1.3.7 信息发布

县指挥部办公室统一负责重大气象灾害信息对外发布。重大气象灾害信息的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

各乡镇人民政府及有关单位收集分析舆情,做好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宣传报道及舆论引导工作。

5.1.3.8 应急响应终止

根据监测预报,经会商研判,气象灾害减弱或得到有效处置后,县指挥部办公室提出解除应急响应建议,县指挥部同意后,解除应急响应,并向成员单位发布。

县指挥部办公室要指导做好后续工作,有关主管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善后工作。

5.2 暴雨(洪涝)、干旱灾害应急响应

按照《曲沃县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暴雨(洪涝)、干旱灾害由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根据预警信号种类、级别和影响程度组织开展防范应对和应急响应工作。县级暴雨预警信号分四级,自低到高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县级气象干旱预警分两级,自低到高分别以橙色、红色表示。

县气象局做好暴雨、干旱等气象灾害监测、预报和预警工作,并及时向县委、县政府和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报送各类信息,开展递进式气象服务。当发布暴雨蓝色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时,组织开展加密会商;当发布暴雨黄色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时,组织提高预报预警和实况监测频次;当发布暴雨橙色及以上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时,开展面向县委、县政府以及有关部门的叫应服务。

5.3 强对流和大风灾害应急响应

县气象局做好冰雹、雷暴大风和大风等气象灾害监测、预报和预警工作,并及时向县委、县政府和各成员单位报送各类信息,开展递进式气象服务。县级雷暴大风、大风预警信号分四级,自低到高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县级冰雹预警信号分两级,自低到高分别以橙色、红色表示。当发布冰雹红色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或雷暴大风、大风红色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时,视情开展面向县委、县政府以及有关部门的叫应服务。

各成员单位和各乡镇人民政府根据不同种类气象灾害和不同预警级别建立相关灾害风险指标,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根据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及时组织灾害风险研判,按照“属地应对、即时响应”的原则,按照职责即时开展本区域、本领域强对流和大风天气防范应对和应急响应工作。

5.4 高温灾害应急响应

县气象局做好高温的监测、预报和预警工作,并及时向县委、县政府和各成员单位报送各类信息,开展递进式气象服务。县级高温预警信号分三级,自低到高分别以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当发布高温红色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时,视情开展面向县委、县政府以及有关部门的叫应服务。

各成员单位和各乡镇人民政府根据高温预警级别建立相关风险指标,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根据高温预警信息及时组织灾害风险研判,按照职责开展本区域、本领域高温天气防范应对和应急响应工作。

5.5 低能见度灾害应急响应

县气象局做好大雾、霾和沙尘暴的监测、预报和预警工作,并及时向县委、县政府和各成员单位报送各类信息,开展递进式气象服务。县级沙尘(暴)预警信号分四级,自低到高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县级大雾、霾预警信号分三级,自低到高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当发布大雾、霾和沙尘(暴)红色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时,视情开展面向县委、县政府以及有关部门的叫应服务。

各成员单位和各乡镇人民政府根据预警级别建立相关风险指标,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根据预警信息及时组织灾害风险研判,按照职责即时开展本区域、本领域大雾、霾和沙尘暴天气防范应对和应急响应工作。大雾、霾和沙尘暴引起的道路、铁路、机场交通运输等事件,按照相关预案执行,由相关单位组织开展应急处置。

6 后期处置

6.1 善后处置

气象灾害应急处置结束后,有关单位指导事发地人民政府做好灾害救助和灾民安置、灾害现场清理等工作,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

6.2 影响评估

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县指挥部组织调查、统计气象灾害影响范围和程度,核实气象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情况,对应急处置情况进行评估并上报。

6.3 应急总结

应急响应结束后,县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及灾害发生地应急指挥机构要及时对应急工作进行全面总结,查找存在的不足、解决存在的问题、完善应急预案。

7 保障措施

县气象局负责制定全县重大气象灾害防御总体规划,开展各类重大气象灾害的风险普查和评估分析,提高防御重大气象灾害的能力。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应对气象灾害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做好安全保卫、交通运输、医疗卫生、通信保障等工作,确保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顺利开展。

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应急管理局、自然资源局、民政局等相关部门应组织有关部门开展重大气象灾害普查,结合气象灾害发生规律、特点、分布情况和风险评估结果,科学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落实气象灾害防御措施,开展气象防灾减灾基础能力建设。

各成员单位应定期分灾种组织开展气象灾害应急演练,以检验、改善和强化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能力。

各乡镇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向社会公众宣传预防和应对气象灾害相关知识,提高全社会的防灾减灾能力。

8 监督管理

8.1 预案管理

各乡镇人民政府和有关单位要根据本预案,制订本地区、本部门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8.2 演练培训

各乡镇人民政府或应急指挥机构应根据本地的气象灾害,定期分灾种组织开展气象灾害应急演练,以检验、改善和强化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能力,演练结束后应进行总结评估。

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各成员单位应对应急工作人员进行应急技术、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相关应急人员的素质。

8.3 奖励与责任追究

县指挥部办公室或有关单位对在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扬。各乡镇人民政府或有关单位对因参与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工作致病、致残、死亡的人员,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补助和抚恤。

对于玩忽职守、失职渎职、谎报或者瞒报灾情,或者拒不履行本预案规定的应急处置职责,或者阻碍、干扰灾情收集和救助工作,致使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要依规、依纪、依法严肃追责。

9 附则

9.1 名词术语

暴雪:是指雪花、冰晶、冰粒等固体降落到地面,且24小时内累积降水量达10毫米的天气现象。

低温包括:①寒潮,是指来自高纬地区的寒冷空气向中纬度地区侵袭,造成沿途地区大范围剧烈降温、大风和雨雪,且降温达到一定标准的天气现象。②霜冻,是指地面最低温度降到0℃或以下的天气现象。③持续低温,是指持续出现平均气温或最低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5℃以上的低温天气。

暴雨:是指24小时内累积降雨量达50毫米的天气现象。

气象干旱:是指长期无雨或少雨导致土壤和空气干燥的天气现象。

强对流:是指发生突然、剧烈、破坏力大,常伴有雷暴大风、冰雹、短时强降雨等强烈对流性的天气现象。包括:①雷暴大风,是指平均风力大于等于6级、阵风大于等于7级且伴有雷暴的天气现象。②短时强降水:是指一小时降水量大于等于20毫米的降水天气现象。③冰雹,是指降落于地面的直径大于等于5毫米的固体降水天气现象。

大风:是指阵风风力大于17米/秒的天气现象。

高温:是指日最高气温在35℃以上的天气现象。

低能见度包括:①沙尘暴,是指强风将地面大量尘沙吹起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浑浊,水平能见度低于1公里的天气现象。②大雾,是指地面层空气中悬浮的大量水滴或冰晶微粒的结合体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的天气现象。③霾,是指大量粒径为几微米以下的大气气溶胶粒子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空气普遍浑浊的天气现象。

叫应服务:是指气象部门在预报预警信息及时发布的基础上,通过电话、微信等手段向当地党委政府及应急管理等相关部门负责人报告或通报灾害性天气情况的行为。

9.2 预案解释

本预案由曲沃县气象局组织修订并负责解释、解读。

9.3 预案更新

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和完善,部门职责和应急响应应对发生变化,或应急过程中发现存在的新情况,要及时修订和完善本预案。预案原则修订频次为三年一次。

9.4 预案实施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2020年11月19日印发的《曲沃县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曲政办发〔2020〕42号)同时废止。

附件:1.曲沃县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响应程序示意图docx

      2.曲沃县重大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及其办公室、成员单位职责docx

      3.曲沃县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工作组组成及职责docx

      4.曲沃县暴雪、低温灾害应急响应等级标准docx



相关解读: 关于印发曲沃县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人民政府 © 版权所有 

承办单位:曲沃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晋ICP备13003934号  网站标识码:1410210004

联系电话:0357-4522017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曲沃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提示: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浏览器可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

晋公网安备 14100002000403号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认证标识